2024年“国庆”前夕,中国显示面板业迎来了三件喜事。9月25日,京东方在成都投资630亿元的8.6代OLED项目工厂封顶;维信诺与合肥合作投资550亿元的合肥国显8.6代OLED项目开工。9月26日,TCL华星签约斥资108亿元收购LGD广州8.5代线。
过去20年,中国显示面板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改写了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缺屏”的历史。目前,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供应端已占约70%的份额,并在OLED面板领域急起直追,已占全球OLED手机屏幕市场的半壁江山。
改写全球面板业格局
20年前,彩电产业从CRT时代向平板时代转变。作为平板时代的主要显示器件,液晶面板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企业垄断供应,中国虽然是全球彩电生产大国,但是由于“缺屏”,每年要大量进口液晶面板。2010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位居中国进口额第四位。
怀揣产业报国的理念,中国显示面板龙头企业的创业者们矢志打破这一局面。2003年1月,京东方宣布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HYDIS,后者成为中国本土第一批液晶显示技术研发人员和工程师的“黄埔军校”。2003年到2005年,京东方招来的技术研发人员大多数都到韩国学习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长为京东方的中坚力量。
2003年9月,京东方建设了北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是其引进、消化和吸收半导体显示技术的第一步。到2009年,京东方在液晶显示领域已拥有2000多名专业工程师,并向高世代线扩张,当年4月在合肥开始建设6代线,8月又在北京动工8.5代线。
显示面板是一个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产业。作为彩电龙头企业的TCL,不想再仰人鼻息、在面板采购上受制于人,2009年11月在深圳签约投资200多亿元、启动TCL华星8.5代线建设。人才短缺是当时最大掣肘,恰逢中国台湾面板业整合,群创兼并奇美,一些人才谋求出路,这对TCL华星来说无异于天降甘露。TCL华星依托此前TCL在液晶模组项目中积累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并积极从中国台湾、韩国吸纳人才,开启了自主建线之路。
TCL华星在自主建线的过程中,一边开发、一边建线,培养更多本土半导体显示技术和管理人才,深圳8.5代线达产当年即盈利,并于2013年在深圳上马第二条8.5线,同时开始在武汉布局中小尺寸面板项目。
眼看中国自主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崛起,韩国面板企业加快拓展OLED显示面板业务,“OLED将会替代LCD”的论调不时出现。中国显示面板企业一方面坚守液晶领域,坚信LCD在大尺寸显示领域还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也开始在OLED领域布局。
京东方2011年在鄂尔多斯开建5.5代OLED线,随后将柔性OLED的建设重心放到西南。2017年、2019年、2021年,京东方在成都、绵阳、重庆三条6代柔性OLED线量产,刚好匹配手机对OLED屏需求爆发的时间点。而维信诺2014年在昆山建成了5.5代OLED线,2018年在河北固安建成了6代柔性OLED线。TCL华星也在武汉布局6代柔性OLED项目。
当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HYDIS被称为“蛇吞象”,TCL在深圳自己上马华星8.5代线被称为“豪赌”。放在历史长河来看,它们敢于“冒险”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受益于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后来居上。2015年,京东方在合肥投资400亿元开建10.5代线,主要生产60英寸以上的面板,这是全球首条10.5代线。2016年,TCL华星也投资465亿元,在深圳开建全球最高世代的11代线。
2010年,中国面板企业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还是后起之秀,到2020年已经与韩国面板巨头平起平坐,像TCL华星2020年收购了三星苏州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更关键的是,中国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自身的技术突破,如京东方2019年发布了BD Cell液晶显示屏,TCL华星2020年发布了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屏,均可媲美OLED画质,且更具性价比。
LGD曾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后来转向聚焦OLED面板,其倡导的OLED电视曾多年占据全球高端电视市场。但是由于大尺寸OLED面板缺乏投资,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速度慢于液晶面板,业界预计中国企业主导的Mini LED背光液晶电视2025年出货量将超过OLED电视,成为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主角之一。
2024年9月,TCL华星签约以108亿元收购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意味着,到2025年,韩国面板厂将全面退出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市场。而夏普在日本的10代液晶面板线因为亏损,已于今年8月底停产。群智咨询预计,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中国大陆三大液晶面板厂商2025年整体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份额将增至约72%。
打造产业链生态
中国显示面板企业在OLED领域也积极追赶。十年前,大约2015年前后,三星占据了全球OLED手机屏市场超过95%的份额,中国手机厂商很难拿到OLED屏,高端旗舰手机以搭载外资OLED屏作为卖点之一。十年后,这一局面也被彻底改变。
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已经进入苹果手机屏幕供应链,今年华为新出的三折手机OLED折叠屏也主要由京东方供应。荣耀今年的折叠手机由维信诺、京东方、深天马供屏。TCL华星也为小米、MOTO等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供应柔性OLED屏。随着国产OLED屏的技术进步,中国品牌的旗舰手机现在已逐步转向把国产OLED屏作为卖点之一。
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增长50.1%。分地区看,2024年上半年,在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韩国地区的出货份额占49.3%,跌破五成;中国大陆出货份额占50.7%,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超越五成。从厂商来看,三星、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深天马依次居前五位,三星仍居首位,但份额同比下滑7.8个百分点至43.8%。
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7月在探访深天马武汉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时曾了解到,该产线引进了国际先进设备,其中蒸镀设备等核心设备,是由日本和韩国企业联合开发的。所以,如果国产OLED面板要进一步扩大份额,在核心设备上的突破必不可少。当时,深天马的负责人表示,已经建设实验线,正在加速OLED面板的材料、设备国产化。
国产OLED产业目前在全球小尺寸OLED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下一步将要攻克中大尺寸OLED面板,这离不开工艺、设备、材料的自主创新。因为韩国企业在OLED上的技术专利、生产工艺不会轻易传授,即使按韩国企业的方法做,也难以实现超越。
2023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维信诺发布了无金属掩膜版RGB自对位像素化技术,这在OLED生产工艺上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突破。
目前,全球OLED的生产工艺主要有LGD的白光OLED工艺、三星显示的RGB-OLED工艺,这些工艺都要用精密金属掩膜版,使OLED材料的损耗较高。维信诺2018年开始跟踪无金属掩膜版工艺,2022年取得突破。2024年9月,应用了该技术、投资550亿元的合肥国显8.6代OLED生产线开工,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可以生产更大尺寸的OLED面板,覆盖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多尺寸应用领域,而且生产效率可以更高。
三星显示去年已动工兴建8.6代OLED面板生产线,这是围绕中尺寸高附加值OLED面板生产的新一轮竞速赛。
2024年9月,京东方成都8.6代OLED生产线的厂房提前封顶,该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从开工到封顶仅用183天,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京东方和合肥国显的8.6代OLED生产线都采用了LTPO技术,将使OLED屏幕实现更低功耗和更长寿命。
而TCL华星也另辟蹊径,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印刷OLED面板,将率先在IT、医疗领域应用,由于采用了喷墨打印的新工艺,预计其印刷OLED面板将比传统OLED面板的寿命更长、显示更清晰、色域更高。此前,TCL华星已展示过65英寸8K印刷OLED显示器,其印刷OLED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已经打通。
未来十年角逐人工智能时代
即使已经占据全球液晶面板七成产能、小尺寸OLED面板五成产能,中国显示面板企业仍然受到全球面板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今年国庆假期,京东方、TCL华星、惠科计划让液晶电视面板生产线停产一周至两周,以止住今年7月以来液晶面板跌价的势头。
京东方2019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1年又突破2000亿元,不过在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下,去年营收跌至1745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又反弹至994亿元。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今年9月说,半导体显示市场上半年短暂恢复,但终端消费有效需求增长不足,产能仍在持续调整、转移,在“弱增长、再平衡”的格局下,企业经营面临全球环境动荡和消费增长乏力双重压力。同时,新型显示技术不断演进,AI等新技术飞速发展。
产业的持续增长点在哪里?陈炎顺说,继液晶、OLED两条增长曲线后,京东方向物联网转型,打造物联创新的新增长曲线。基于半导体显示、玻璃基封装、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的能力,京东方正在做更多创新布局。在钙钛矿光伏领域,京东方正推动中试线建设;在半导体封装领域,京东方已布局试验线,成立了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组;在AI+领域,京东方发力“AI+制造、AI+产品、AI+运营”。至2030年,京东方计划发布超500项合作课题,投入超千亿元用于技术研发,预计届时所触及的市场将破万亿美元。
当下,高附加值的IT、车载应用,是几大中国显示面板龙头发力的重点。维信诺预计,未来柔性OLED面板的应用探索还包括机器人柔性面部显示、三折平板电脑等。
除了创新应用,全球化是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的另一大趋势。2018年12月,TCL华星印度模组项目开工,这是TCL华星及中国面板厂商首个海外模组项目。该项目2022年实现量产。而京东方也在墨西哥、越南布局了下游彩电组装业务,扩大显示面板产能消化的“出海口”。维信诺2024年1月美国子公司开始运营,也在加快海外市场拓展。
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中国显示面板业过去20年迅速崛起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成功的中外技术和团队合作,最早的面板技术和人才是建立在对海外企业并购和技术人才引进的基础上的。如京东方并购韩国HYDIS、TCL华星引入韩国和中国台湾人才。其次是面板厂商领导者们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在每次产业低谷时的坚韧,在逆周期时的决策,在残酷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负重前行,带领企业渡过一次次难关。“过去20年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蓬勃增长的市场需求,也赋予中国面板业成长的能量。”
李亚琴认为,中国显示面板业未来将面对成长机会与不确定性并存的环境。“未来10年终端产品将AI化,各个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具备较强增长潜力。但由于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波动,产业发展又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她建议面板企业首先夯实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其次弹性调整市场策略,确保应对环境变化的较强韧性。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说,过去20年中国面板业崛起的原因是在WTO框架下推进全球化进程,扩大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需求为牵引不断构建全产业链竞争能力;同时,以创新融资模式结合企业家精神,坚持逆周期投资。
展望未来,胡春明认为,新型显示技术的创新趋势已基本明晰。液晶显示技术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挑战将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液晶面板企业为了取得更多市场份额,有可能会展开非理性竞争,另一方面OLED 技术已在个别应用领域取得成功,会从外部带来挑战。而Micro LED显示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工程问题才能进入产业化。“新型显示的颠覆性创新目前还处于孕育阶段,需要有实力的投入才能萌发。下一代新型显示的迭代方向,有可能是结合通用人工智能(AGI),基于数字全息原理来实现任意介质的真实立体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