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明邮箱
加入邦明
在线咨询
“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人工..
“车路云一体化”重塑汽车业生态..
证监会重磅发声!四举措推进北..
布局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
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争先建..
“健适全球合作大会”举办,共绘..
“十五五”启航!解读主要目标:未..
多重工具护航 四季度货币政策..
湾芯展上“秀肌肉” 半导体产业..
剑指三个“一千万”!上海推动AI..
eSIM来了!手机“无卡时代”已近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效能持续..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今年预计..
互联技术扛起大旗,国产算力闭..
四季度宏观政策重点:有效投资 ..
科技金融政策成效初显 科技部..
工信部“十五五”时期将打造一批..
云栖大会聚焦“云智一体” 阿里..
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
华为全联接大会:昇腾芯片路线..
多家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全..
18家科创板软件公司参会:AI应..
海外传闻扰动,创新药又受“惊吓”
多重利好接连释放 外商深耕中..
两部门鼓励耐心智慧资本投长期..
筑稳业绩基本面 科创板集成电..
美联储9月“降息窗口”越开越大,..
全面“人工智能+”,更要加速形成..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开辟..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
证监会:持续健全证券公司分类..
总投资额超400亿元,新一批前沿..
居民储蓄入市预期增强 A股增量..
国家数据局:中国算力总规模居..
让科普回归科学本质!新规明确..
腾讯VS网易,从拼游戏到拼AI
“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人工智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发布时间:2025/11/10 0:00:00 阅读:7
《经济参考报》10月31日刊发记者吴蔚采写的文章《“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人工智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文章称,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商业体系中集成应用;交通运输部宣布“十五五”期间将落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六大创新工程……连日来,围绕“人工智能+”,各部门密集施策。
10月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驱动下,人工智能正深度渗透各个领域,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将成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从
DeepSeek
的“爆火出圈”到宇树机器人的快速迭代,“我国持续加强人工智能战略研究和科技攻关,在基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表示,我国科技创新已经从“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向“以我为主的高水平自主创新”转变。
不仅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在产业应用层面更是多点开花。从制造车间的智能产线到城市的安全防线,从智慧码头的高效调度到矿山油田的远程操控,人工智能正以看得见的方式重构产业生态,也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
在汽车产业,人工智能正推动行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迈向“智能化”下半场。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认为:“汽车产业迎来系统性重塑与产业结构跃升的重大战略机遇,不仅重塑产品形态与用户体验,也推动产业生态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大算力芯片、高精度传感器、AI大模型、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跨界融合持续催生新业态与商业机会。”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重塑制造业,通过智能制造、柔性产线、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应用,在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跃升的同时,加快推动核心工艺、工业软件等方面的自主突破。
算力产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支撑,也迎来适配性机遇。清程极智CEO汤雄超指出,“人工智能+”推动算力需求激增,促使行业从“通用产品提供商”向“行业解决方案伙伴”转型,通过“场景-技术-算力”精准对接实现“即插即用”的高效赋能,这正是“十五五”时期产业升级的典型机遇场景。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议》正凝聚各方创新力量。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奇安信集团
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奇安信针对主动防御、隐私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专项研发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紧抓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机遇,以“AI驱动安全革新、安全保障AI落地”的双向思维推进创新,真正将战略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动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建议》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十五五”时期新机遇的持续释放提供了支撑。当前,我国正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培育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队伍,通过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交流通道,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抢抓机遇储备战略人才力量。
“要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面向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速新技术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朱明皓建议,人工智能是典型的知识发现技术,通过大量数据的推理获取研发、生产、服务的新知识,已经成为与数学、物理同等重要的基础技术。
受访专家还表示,应从颠覆性、原创性、引领性基础技术和重点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两个角度入手,持续整合现有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国家创新载体,加快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鼓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伴随着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全面形成一批新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交叉融合,在原有价值链的基础上涌现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带来意想不到的产业变革。”朱明皓说。
上海邦明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38775号-1
联系电话:+8621-65105827 E-mail:bmc@bmc-sh.com